2020年,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
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
在新都区委、市政府坚强领导下
在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正确指导下
新都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动担当、积极作为
持续优化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
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、获得感
2020年都江堰不动产人乘风破浪、奋勇向前
新建商品房“交房交证”改革率先试点
拆迁安置房办证工作加快推进
商品房办证遗留问题有序化解
“一窗受理、并行办理”全面实施
“互联网+不动产登记”体系构建完成
24小时“不打烊”自助服务区投入使用
“免费邮寄”不动产权证书及时推出......
一系列惠民利企的改革举措接踵而来
一、探索商品房“交房交证”改革试点
2020年,我市在全省率先探索“交房交证”改革试点,6月12日印发了实施方案,8月25日举行了“交房交证”改革启动暨签约仪式,与首批试点项目“枫尚锦逸”“山水颐墅”签订合作协议。9月11日,“枫尚锦逸”小区104户购房业主实现交房现场即领取不动产权证。我市将纵深推进“交房交证”改革试点,持续扩大试点项目范围,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购房群众。
二、大力化解商品房领域办证遗留问题
2020年,大力推进商品房领域办证遗留问题化解,有效解决了“中国青城”“财富广场”等一批涉及群众多、数量大的办证遗留问题项目,切实维护购房群众合法权益。
三、全力推进征地拆迁安置房办证工作
2020年,按照市纪委确定的集中办理群众“操心事、揪心事、烦心事”任务清单,我市大力推进征地拆迁安置房办证工作,有效解决了金江小区、兴隆小区、学府馨居等10个安置点7000余户安置群众办证难问题,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。
四、全面推行不动产登记非公证继承业务
2020年,持续完善不动产登记非公证继承业务,简化办理要件,优化办理流程,对因历史原因无法提供的证明材料实行承诺制,截至目前,已办理非公证继承业务3262件,为群众节约公证费1000余万元。
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
五、一窗受理、并行办理
2020年1月,开通存量房交易“一窗受理、并行办理”服务,将网签合同、交易审查、税费核缴、不动产登记等环节纳入一个窗口办理,排1次号、到1个窗口、交1套资料,3小时办结、当日领证。截至目前,通过“一窗受理”平台办理业务3500余件。
六、设立“企业服务专窗”
2020年7月,设置企业间存量非住宅转移登记专窗,推出免排号、免核验、免网签“三免措施”,申请人可一次完成受理、缴费、领证。
七、压缩时限、提速增效
2020年,持续优化不动产登记流程,压缩办理时限,将一般登记、抵押登记等从2个工作日调整为1个工作日;二手房买卖、企业间存量非住宅交易等业务实现3小时办结、当日领证;注销、查封、异议等业务即时办结。新都区不动产登记办证时限和效率进入全国领先水平。
八、构建“互联网+不动产登记”服务
2020年,建设了微信公众号、网上办事大厅,构建了“互联网+不动产登记”网上服务体系,实现了不动产登记网上预约预审、进度查询、数据关联查询、电子证明下载核验、网上自助查档、网上缴费、电子票据等网上服务功能,截至目前,通过互联网在线服务群众1万余人。
九、完善“银政通”抵押银行在线办
2020年,持续推进“银政通”抵押银行在线办业务,已与交通银行、建设银行、中国银行、工商银行、兴业银行、成都银行、农业银行、成都农商银行、邮政银行等9家机构开展合作,实现了抵押登记、抵押注销、预告登记等业务在线申请,网上审核、登簿,发放电子证明。截至目前,已完成在线办理抵押登记业务3100余件。
十、推行“免费邮寄”产权证书服务
2020年2月,新都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为加强疫情防控,开通“免费邮寄”证书服务,截止目前,已办理免费邮寄证书业务1300余件。
十一、推广使用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
2020年3月,启用抵押登记电子证明,可通过新都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微信公众号下载、查验,截至目前,已发放电子证明1200余本。2020年6月19日,启用不动产登记电子证书,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结后系统自动生成保存电子证书,截至目前,系统已生成电子证书12500余本。
十二、实现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联动过户
2020年6月,在登记大厅设置水电气服务窗口,办事群众可现场办理水电气过户业务。同时,通过四川省政务一体化“一窗受理”平台,实现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业务系统联动办理。
十三、建立“24小时”自助服务区
2020年10月,在新都区政务中心主入口建立了不动产登记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,开通不动产登记自助查询机、证书证明打印机。同时,在登记大厅设立了自助服务区,开通自助查询、打证、复印等功能。
2020年,全市受理不动产登记业务7.1万件,颁发不动产权证书证明6.5万本,查询登记信息12万条,服务群众35万余人,有效保障了不动产交易安全,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,促进了社会经济健康发展。